行走的课堂 | 海空相望 守护安全——探访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 开启海上安全科普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4-08-16

浏览次数:87

海上救助事业是党和国家播撒在海上的德政工程。“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我们的救捞精神”,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救生员王文凯向海大学子如是说。

体验海上救助 树立生命至上理念

隶属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的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是一支公益性质的团队,他们全面加强空中立体救助、水面快速反应、水下潜水打捞“三位一体”现代化专业救助能力建设,执行海上巡航、紧急搜救以及其他需长距离飞行和高效燃油经济性的任务。截至2021年的20年来,这支队伍安全飞行超70774小时,执行救助任务5349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5462人,用实际行动筑牢海上安全最后一道防线,为辖区水上安全形势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7月上旬澳门37000Cm威尼斯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科普深蓝知识  托举生命之舟”团队来到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参观,在学习过程中,团队成员首先被两款先进的直升机所吸引——AW-189与S-76D。经由副驾驶何伟迪的详尽解说,他们了解到在实际搜救过程中,AW-189可以担任主要搜救直升机,利用其高速和灵活性快速到达搜救区域,并进行初步搜索和定位;而S-76D则可以作为支援直升机,携带更多的救援物资和人员,在AW-189确定遇险目标后,迅速前往现场实施救援。何伟迪分享了2023年9月19日的一起紧急救援案例。当日上午,B-7359机组接到指令后立即紧急出动,来回500公里成功搭救受伤渔民。这一案例不仅彰显了飞行队专业素养和高效反应能力,也为小组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救援队的专业装备。从防撞头盔、降噪耳机到陆岛担架、婴儿吊篮,每一件装备都凝聚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特别是高绳等救援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搭建起生命通道,展现了现代海上救援技术的精湛与高效。救生员王文凯还亲自向小组成员展示了救援服的穿戴方法。

大海的脾气吉凶难测,可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总有这样一群英雄挺身而出,指引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忠诚担当、迎难而上的动力是每一个家庭的圆满。他们始终秉承“大爱、无私、担当”的核心价值,忠诚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努力推进现代化救捞体系建设,为建成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提供支撑与保障。

普及应急知识 筑牢海洋安全防线

在系统性了解海上救援知识后,小组成员在临港沿海社区(海上鹭语社区)举办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海洋安全科普活动,旨在提高社区居民对海洋灾害的认识,传授实用的自救互救技能。

科普活动在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小组成员精心准备了丰富的展板和多媒体资料,向市民们直观展示海洋灾害的多样性和危害性。从常见的台风、海啸到较少为人知的海洋污染、海难事故,小组成员的逐一讲解让市民们深刻认识到海洋灾害的危险性,从而提升预防海洋灾害意识。

在遇险自救措施教学中,小组成员结合实际案例生动讲解了海上遇险时的应对策略,介绍了如何判断风向、潮汐等自然条件以选择合适的逃生方向,如何利用周围物品制作简易救生筏或发出求救信号,以及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如何保持体力和精神状态等。

救生衣就是“救命衣”,是危难时刻确保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护身符”。实操环节,小组成员首先向市民们详细演示了救生衣的正确穿戴方法。他们特别准备了适合儿童的救生衣和穿戴教程,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这一基本自救技能。“为了自身安全,请在船上活动或临水作业时一定要按规定正确穿着合格的救生衣!”

整个科普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有序。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市民们的海洋安全意识,也为临港沿海社区的安全建设贡献了力量。市民们纷纷表示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海洋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还感受到了小组成员们的热情与专业,受益匪浅。活动结束时,团队为市民送上了小礼品,希望市民朋友们能够将海上安全知识铭记心中。

(撰稿:王嘉奕 刘高衎;摄影:王嘉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