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贵州台江县台盘村,全国“村BA”西南大区赛决赛现场气氛热烈。本组图片由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8月20日,贵州台江县台盘村,全国“村BA”西南大区赛决赛现场,重庆球员正在上篮。
8月20日,贵州台江县台盘村,全国“村BA”西南大区赛决赛现场,村民、游客为球员加油。
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将目光放在这个在经济上不起眼、在知名度上几近于无的小村落,直到去年,台盘村才因“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视频,在网络平台突然走红。截至目前,仅在抖音平台上,台盘村就收获了超过37亿次的阅读量,还获得了“村BA”故乡的美称。
于是,惊人的关注度下,原本的村赛一路升级为全国赛。8月17日,全国“村BA”西南大区赛在这里开打。
台盘村的整条街道,每家店铺都换上了红色招牌,挂上了写着有关“村BA”标语的红色横幅。
17日早上8点,当地十余位村民组成的清洁团队已经到位,开始依次清理写着“台盘”两字的球场和周围新修筑的天蓝色观众阶梯。
上午9点,第一支球队到达球场,开始适应场地训练——此时距离比赛开始,还有7个小时。
中午12点,贵州当地的媒体将机位整理好,并紧张地核对赛程时间——他们要为全国数十家媒体提供直播信号和赛场实时热点素材。
下午2点,主持人还在对表彩排当日将要举行的开幕式、揭幕战事宜,等不及的观众已凭着提前预约好的二维码,通过3层安检门,顶着30℃多的高温,开始“死守”最佳观赛位置。
下午4点,驻场解说、比赛的“气氛组组长”王再贵坐在球场底角,开始用“贵普”夹杂着方言依次介绍球员,首场比赛正式开打。
晚上9点,当日最后一场小组赛开打,喝彩声中夹杂着王再贵带动着“气氛组”发出的“呼——”声,据说这是苗族人在斗牛场上的特色喝彩方式。
最近几天,台盘村里来的游客太多,连当地村民进球场也不容易,为此他们纷纷选择围坐在球场外的一块大屏幕前,就在离比赛现场几十米外的地方看直播。
球赛为什么会火爆,村民们也答不出。因为村里举办篮球赛沿袭已久,是与春耕秋种一样的自然存在,是乡土生活的普通一环。突然爆红,出乎所有村民的意料。
在被称为“村BA”之前,台盘村的篮球赛叫“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
从那时起,这个黔东南的小村庄,每逢“六月六”吃新节,就要举办篮球赛、斗牛、唱山歌等庆祝活动。村里的老人们说,每到这个时候,在外的年轻人无论在哪里、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回到家乡。
现任台盘村村委会主任岑江龙以前每年赶回村里组织“吃新节”篮球赛,都是请长假或是直接辞职。辞职回村打球,在外人看来难以想象,在台盘村却不鲜见。
组织者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比赛的费用——众筹;啦啦队——自建;奖品——各家各户出……
这一切要素叠加,就成了我们初见“村BA”时的样子:观众台人头攒动、解说方言夹杂着“贵普”,一场球赛过后,冠军牵走黄牛、“气氛组”入场跳起苗族特色舞蹈,气氛达到最高潮……
“只因一个特点——野!”王再贵这样概括“村BA”火热的原因:在这里,球场是“野生”的,没有门票,没有门禁。
在这里,球员就是村民,现场啦啦队也是村民,他们互相叫得上名字。“篮球宝贝”同样由村民组成:歌伴舞、木鼓舞、大合唱……就连奖品也都是黄平黄牛、榕江塔石香羊、从江小香猪这些农特产品。
离篮球场不远的餐厅老板曾繁军,就享受到了“村BA”火爆带来的经济红利。“美丽乡村”篮球赛举办那几天,餐厅收入是平时的十倍以上,球场边上的小摊贩,每天也有几千块的收入。
跟曾繁军是“同行”的杨慎银住在凯里市,距离台盘村约30公里,在赛程最热闹的时刻,他靠卖饮品和烤肠,就能比在市里卖多赚1000多元。在杨慎银的档口旁,还聚集着数十个类似的档口。在“村BA”赛场入口,有两个看起来比他们“正规”的店铺,一个是“村BA”官方线验店,一个是“村BA”主题餐厅。
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至今,台江县共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在“村BA”官方主题店,球服、吉祥物等文创产品线万元。
从当地的宣传来看,“村BA”这个流量IP已经成为未来台盘村乡村旅游的核心卖点,一个“体育赛事+乡村文旅”的乡村振兴计划,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台盘村的‘村BA’会不会只是火一下就不火了?”在院坝会上,村民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游客一下子增加了,但村里还没有像样的民宿、宾馆,基础设施也不健全,有限的资金倾斜于赛场、赛事,赛场之外的台盘略显“荒芜”。
岑江龙坦言:“我们篮球赛事本身的公益性、公众性、公开性不会变,在台盘村这个球场进行比赛,不用担心现场会收门票,网络直播也不会收费,哪个人、哪个队来打都可以,我们觉得这才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篮球运动。”
另一边,随着“村BA”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台江县还申请注册“村BA”商标,打造体育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产业链。通过“以赛促旅、以赛扶产”发展模式,不断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精气神。
王再贵凭借独特的幽默感和“氛围组组长”的名号注册了自己的账号,并且已经有了2.9万粉丝,获得15.5万点赞。现在他还打算用镜头带着更多人发掘当地好吃的、好玩的地方。
如今,“村BA”不再是一场篮球比赛,而是破圈成为一张名片。进入黔东南州时,游客的手机就会收到一条来自当地文旅部门的短信:“欢迎您进入‘村BA’的故乡‘锦绣黔东南’。”
斗转星移,万物变化,承载着文化传袭的石窟寺如何抵御损害?8月19日,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为主题的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重庆市大足区召开。 本次论坛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承办。…
人民网重庆8月19日电 (记者胡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委将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纳入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工作,由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牵头,聚焦群众所需所盼,着眼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在全市启动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整治实效取信于民,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目前,整治工作推进情况怎么样?成效如何?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了解有关情况。…
启动仪式现场,一批企业集中签约入驻。人民网记者 刘政宁摄 人民网重庆8月18日电 (记者刘政宁)8月18日上午,成渝RCEP跨境贸易中心启动仪式暨成渝RCEP跨境贸易论坛在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举办。…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